園區夥伴格瑞奇生物科學啟動「AI Dr. Listening」預防醫療平台的台美同步臨床驗證計畫,透過蛋白質結構變化與AI判讀,提前10年預測疾病風險,打造結合科技與醫療的預防新模式,成為全球關注的創新亮點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當多數人還在等「生病了再治療」,有一家公司,已經在問——我們能不能早10年,就知道身體出了什麼狀況?
園區夥伴 格瑞奇生物科學 開發的「AI Dr. Listening」平台,正在挑戰這件事。他們不需要抽整管血,只要一點點指尖血或尿液(只要100微升!)就能從中分析蛋白質的結構變化,透過AI判讀模型,預測像是阿茲海默症、糖尿病、帕金森氏症等疾病的風險,提前十年發出健康警訊。
這項技術不只聽起來新奇,目前也正式進入台灣與美國的臨床驗證階段,預計招募超過200名受試者,同步向 TFDA 和美國 FDA 申請試驗審查。
除了檢測,格瑞奇還同步開發了口服型的小分子藥物「Reprofold」,目標是修復蛋白質錯構、幫助細胞恢復功能。初步多項動物實驗及先驅人體試驗結果顯示,有潛力改善神經退化與代謝疾病的病理指標。
這樣的預防方式,不只用在醫院,未來也可能出現在健檢中心、保險商品、甚至偏鄉醫療與長照體系,讓更多人提早一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,早一步介入、避免惡化。
格瑞奇團隊深耕蛋白質研究十多年,如今從中台灣出發,邁向世界舞台。他們相信,真正的健康照護不應該只是治療,而是預測與預防。而我們也很高興能與這樣的團隊同行,見證他們一步一步,將創新實現。
「蛋白質錯構,不只是冷冰冰的學理,
而是我們身體健康背後,最早響起的警報聲。」
—— 格瑞奇執行長 王怡汎博士
新聞連結:工商時報-AI醫療平台 導入預防醫療
更多消息請上格瑞奇官網